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体育频道: 国乒 表现很完美(体育大看台)

体育频道
体育新闻 
国乒 表现很完美(体育大看台)
Apr 30th 2019, 00:00, by 本报记者 范佳元

  核心阅读

  本次世乒赛国乒队员表现优异,包揽了5个单项冠军。女队展现了雄厚的整体实力,男队老将表现可圈可点,新秀经受了大赛洗礼。展望2020年东京奥运会,国乒队员还需不断总结经验,加强针对性训练。

  

  4月21日至28日,2019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比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经过8天的激烈争夺,中国乒乓球队在本次世乒赛上夺得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5个单项冠军,这是继2011年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世乒赛之后,国乒再一次对5个单项冠军实现包揽。

  在世乒赛比赛期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国际乒联)举行了年度大会。经投票,中国成都以过半数得票成功取得2022年世乒赛(团体项目)举办权。

  女队——

  展现整体实力

  5个单项中,仅有女单一项实现了中国队选手在决赛中"会师"。参赛的5名中国队女单选手中,刘诗雯、陈梦、丁宁、王曼昱包揽了本次世乒赛四强席位,"00后"小将孙颖莎也仅是在1/4决赛中负于队友王曼昱,这样的表现反映出目前国乒女队人才济济,具备强大的整体作战能力。

  刘诗雯获得了女单冠军,这是她参加世乒赛女单比赛10年来首次站上最高领奖台。刘诗雯说:"直通选拔赛的时候我是第五名,卡边拿到(参赛)机会,我觉得我值得这个冠军,只是它来得有点晚。"刘诗雯曾在2013年和2015年连续两届世乒赛中获得女单亚军,2017年世乒赛未进女单决赛。此次在赛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刘诗雯先后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丁宁和此前交手输多胜少的陈梦,夺得冠军,拿到了这枚含金量十足的金牌。

  在女双方面,中国队组合王曼昱/孙颖莎第二次配合参加国际大赛就晋级决赛,在先输两局的情况下,最终以4∶2战胜日本队组合伊藤美诚/早田希娜,夺得本次世乒赛女子双打冠军。出场的4人中,年龄最大的王曼昱也不过20岁,这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比拼,今后无论双打还是单打,她们或许还会多次在赛场相遇,"这场胜利为今后的参赛机会增加了分量。"孙颖莎赛后说。

  男队——

  马龙表现突出

  世乒赛男单冠军归属向来最受关注。决赛在中国选手马龙和瑞典选手法尔克之间进行,这是2005年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世乒赛以来国乒男队选手首次没能在决赛"会师"。上一次打进世乒赛男单决赛的瑞典选手要追溯到瓦尔德内尔,那还是1997年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世乒赛上。最终,马龙夺得冠军,这也是继庄则栋之后,第二位中国选手实现世乒赛男单三连冠。

  根据世界排名分组抽签的结果造成马龙、樊振东等4名中国队男单选手集中在上半区,最终樊振东负于梁靖崑止步于16强,林高远负于马龙止步八强,梁靖崑打进四强。独守下半区的赛会2号种子选手许昕在第三轮比赛中负于法国选手西蒙,爆出冷门。"心理问题造成发挥不理想,战术执行方面与赛前准备差距较大。"许昕赛后坦言。

  在男双项目上,中国队组合马龙/王楚钦以4∶1战胜跨国组合伊奥内斯库(罗马尼亚)/罗贝尔斯(西班牙)夺得冠军。马龙虽然受到伤病困扰,但复出后他依然能够发挥出世界顶尖水平,单打、双打双线作战且双双告捷,此次世乒赛马龙在国乒男队中的领军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备战——

  瞄准东京奥运

  男单、女单、混双这3个单项,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本次世乒赛男单和混双的决赛,国乒队员经受了考验。

  作为东京奥运会新增比赛项目,混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刘诗雯/许昕为国乒捧得本次世乒赛混双奖杯,另一对中国队组合丁宁/樊振东也打进了四强。

  刘诗雯/许昕磨合较久,在决赛中战胜上一届的世乒赛混双冠军、日本队组合石川佳纯/吉村真晴,为今后的比赛积累了经验,收获了信心。丁宁/樊振东则是第一次配对参加世界大赛,也体现了国乒在排兵布阵上的更多选择。国乒教练王皓说:"混双也是我们队备战的重中之重,训练时间已经大幅增加,以前训练占比可能是一成,现在可以占到四成。"

  马龙、刘诗雯凭借此次世乒赛的优异表现,为自己获得参加东京奥运会资格增添了重要的砝码。男单方面,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东的表现与赛前外界预期多少有些落差,而女单人选则竞争激烈,刘诗雯表示希望在奥运会上承担责任。在对日本队等主要对手的比赛中女乒小将表现优异,尤其是孙颖莎以4∶1战胜日本选手伊藤美诚的这场比赛被教练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胜利"。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30日 14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